输尿管结石的病理分析
输尿管结石大多数为肾结石下移所致,狭长的输尿管使结石的通过发生困难,尤其是在输尿管的几个解剖狭窄部位,更容易使结石嵌顿,导致同侧输尿管梗阻,输尿管结石多数是卵圆形,如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过久,由于管腔的塑形作用,也可以变成长条状如枣核、花生仁,小者直径仅几毫米,大者有几厘米。
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很少见,即使发生也往往由于输尿管本身存在疾病,例如憩室、狭窄、新生物、异物、异位输尿管等。
这类疾病产生输尿管结石的机理有两个:
①输尿管梗阻时,梗阻上方尿液滞留或梗阻部位尿液通过不畅,尿盐在潴留尿液内积聚成石。
②输尿管粘膜面因病变而变得粗糙,或者并发感染,使尿盐容易于管壁上沉着。
输尿管结石一般20-40岁发病率高,儿童与老年颇少,男性多于女性。输尿管结石多见于下1/3段的输尿管,占2/3以上。
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病理变化表现多种多样,从极轻微几乎没有损害或至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不等,与结石的大小、形状、嵌顿程度、肾及输尿管积水情况,有无伴发感染以及单侧肾或双侧肾结石等因素有关。较大结石会引起输尿管粘膜充血、水肿,如果嵌顿于输尿管同一部位时间较长,可发生纤维组织增生,重者瘢痕形成,造成输尿管的狭窄、管壁强直僵化,终引起梗阻。
输尿管结石引起病理性损害所形成,造成梗阻或/和结石本身想起的梗阻,都会导致同侧上尿路尿流动力学的变化。不完全性梗阻时,部分尿流还能通过,结石上方的近端的输尿管及肾盂明显扩张,开始时蠕动也会增加,以后蠕动逐渐消失,输尿管管壁变薄,张力与弹性随之消失。
管腔被拉长,肌肉萎缩,尿液大量积聚引起严重肾输尿管积水,该侧肾功能严重受损乃至丧失。如双侧输尿管同时发生完全性梗阻,则出现无尿,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。在输尿管结石嵌顿部位,如果发生输尿管周围炎或肾积水并感染,可导致肾盂肾炎或脓肾。
- 上一篇:输尿管结石不能忽视的并发症
- 下一篇: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